真空机组中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?
1、真空泵的工作介质主要是直接引用自来水,自来水中含有钙和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。
2、这些沉淀物附在热表面或粗糙表面上,例如叶轮、管道和冷凝器内,即形成硬水垢。
3、一般情况下,这类结晶可存在于水中,作为真空泵工作介质时,由于气压或温度出现变化,使水变成超饱和,同时部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盐,造成沉淀物。
4、水垢易堵塞孔道、间隙,把零件接合面粘牢,结垢后的泵不仅抽气速率降低,而且还会导致功耗升高。当积垢几乎填满叶片之间的空间或进排气窗口几乎被水垢堵满时,进排气量也就几乎为零了,真空泵也就失去了抽取真空的作用。
5、含有硬度成分的循环水进入真空泵后,随泵的旋转在泵体内形成水环做功发热,使溶解在水中的重碳酸盐逐渐分解,析出难于水的沉淀结成水垢。
6、负溶解度温度系数的SO4、CaSiO3、CaCO3等盐类,随着循环水水温的增高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结为水垢。
7、循环水中原来溶解度较大的盐类,在真空泵运行过程中,和其它盐类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质形成沉淀结成水垢。
8、由于循环水不断做功发热,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蒸发和浓缩,使水中溶解盐的浓度不断增大,达到饱和时析出沉淀形成水垢。